7月28日,达州市召开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唐志坤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由于达州具有特殊的地理因素、特殊的发展因素、特殊的群体因素,社会救助对象多、数量大、需求强,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巨大。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民生民需,切实增强为民情怀和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困难群众解困脱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会议强调,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确保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要补短防漏,针对困难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模式。要充分发挥主动发现机制,及时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众,坚决做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该保尽保,有效防止出现“漏保”。要扩面提标,梳理排查政策落实情况,合理调整和适度放宽准入条件,加强临时救助,增强可及性。适度调整救助标准,稳步提升救助保障水平。要加强特殊群众救助,统筹用好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政策,抓好困难儿童、困难老年人、困难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
会议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自身社会救助责任,尽职履责、担当作为,全力抓好社会救助工作,坚决守牢民生事业底板底线。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及时研究解决社会救助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地方投入不得减少。要加强队伍建设,配齐乡镇工作人员,设立村级协理员,建立救助服务站(点),充实基层力量。要加强设施建设,谋划实施好“兜底线”工程项目,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要加强综合监管,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工作取向,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也防止干部擅权滥为。要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数字监督,坚决防止截留、挪用、贪占社会救助资金,坚决防止在审核确认工作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人情保、关系保等违纪违法行为,确保社会救助领域风清气正、公平公正。
会议听取了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宣汉县、渠县、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医保局作交流发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达州市关于做好困难帮扶工作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达州市社会救助“一事一议”实施办法(试行)》。
市政府副秘书长淳永奉,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民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