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金秋十月,达城气温逐渐转凉,近日,达州市救助管理站2024年“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圆满结束。自6月19日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共出动救助车辆124次,派出工作人员412人次,街面主动救助288人次,劝返职业乞讨61人次,护送返乡126人次,发放食品288份,发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210份,扎实做好了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及时得到有效救助服务。
一是周密谋划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极端天气预警、街面联合巡查和快速响应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加大救助政策、防暑知识等宣传力度,告知群众求助路径,以及发现临时遇困人员后报告引导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专项救助行动期间,发放救助宣传手册500余册、救助扇500余把、救助引导卡1000余张。同时,与南岳、二马路等7个滨河路沿线社区建立联动发现机制,鼓励广大市民提供相关线索,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因灾遇困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避险保护。汛期期间,共出动救助车辆36次,工作人员108人次,街面主动救助11人次,发放食品11份。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合力联动救助。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组建以党员为主要力量的专业巡查队伍,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协调联动,采取定点巡逻、分工协作等形式,重点针对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集中的区域加大巡查的频次和力度,扩大巡查覆盖面,及时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街头露宿人员等困难群众进站受助、进站避暑。加大对职业乞讨者劝返力度;对发现利用未成年人进行乞讨的违法行为,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专项救助行动期间,劝返61人次职业乞讨。
三是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应救尽救。严格落实站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保证接待窗口24小时开放、救助热线实时畅通、车辆全天候备勤。同时,加强站内照料服务,及时储备防暑物资,配置电风扇、空调等防暑降温设备,为受助人员提供夏季消暑降温饮品,全力打造清凉避暑港湾。此外,加强防火巡查、受助人员宿舍区域巡查和夜间值守管理,确保设施设备、消防、食品安全,确保受助人员安全健康。
四是依托科技赋能,做好回归稳固。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海量用户和精准定位技术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向困难群众走失地、口音地、疑似户籍地等特定区域的用户定向推送相关寻亲信息,破解了寻亲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在更大范围内以更短时效帮助返乡困难群众回归家庭。持续完善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和易流浪走失人员台账,精准研判易流浪走失人员;定期开展跟踪服务,织密救助网络,从源头上避免反复流浪。今年以来,共寻亲成功88人次,其中本站寻亲14人次,协助外站寻亲74人次,发布寻亲信息2条。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即将启动,市救助管理站将继续扎实兜牢民生底线,严防发生冲击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推进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