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6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9-09 15:53:41

​  ​田燕代表:

你在市届人大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一老一小项目加大整合力度的建议》(第026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提升养老服务供给,助力一老老有所养

)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实施项目示范引领行动,高质量谋项目、全方位备项目、大马力推项目,按照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分布实施、提升功能的原则,制作了全市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布局图。通过新建投用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三个一批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十三五以来,累计投资4.5亿元,新建养老机构16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4,对91家公办养老机构10316张床位进行适老化改造、护理能力提升,撤并小、散、弱、差敬老院28所。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片区化集约化集成整合资源,重点在涉改乡镇(街道)、村(社区)片区化集约化整合资源,优化机构配置,实现县有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中心镇有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有互助养老服务点。

(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聚焦养老有温度、服务更专业,达州大力开展养老院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工程、消防安全达标工程,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52%专业照护能力大幅提升。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汛安全培训演练,提高养老机构应急保障能力。坚持安全发展与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同步抓严格执行《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我市统筹开展2023年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以评促建,全面提升达州市养老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首年符合评定等级要求的养老机构85家。

(三)鼓励养老服务人才发展。全市民政系统建立市、县、机构三级培训体系,加强以养老院长、养老护理员、老年医学人才等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及竞赛,评选表扬优秀养老院长、优秀养老护理员,增强职业荣誉感,实施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待遇薪酬政策,根据等级给予每人每月100-500元不等的岗位补贴,全市目前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700余人,着力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四)建立老年助餐服务网络。2024年,我市将老年助餐纳入省、市民生实事和《达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向上争取资金480万元新建6个县(市、区)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出台《达州市民政局等11部门关于实施蜀适幸福食光老年助餐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等文件,计划通过3年时间,推动多元化供给、多业态发展、多方式运营,基本形成以县(市、区)为中心、乡镇(街道)为节点、村(社区)为支点,多种助餐服务主体为支撑,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普惠便民的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老年助餐长效运营。

二、发挥涉小项目实效,助力一小幼有所托

(一)以政策为支撑,优化顶层设计。编制实施《达州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25年)》,市妇联牵头印发《达州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将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纳入纲要、规划当中,明确城市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比率达到95%,农村社区(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比率达到85%。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制定家庭监护提能计划,坚持立足社区,面向社区,服务社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二)以阵地为依托,搭建育人平台。近年来,各级妇联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层面的努力,建立了各级各类家庭教育工作阵地,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普及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3438所,创建省市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26个,省市示范儿童之家226个,形成了分级、分层、分类的示范工作网络。

(三)以队伍为保障,提高服务水平。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做深做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成立市县家庭教育促进会8个,联动34家社会组织建立服务妇女儿童组织联盟。为进一步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力量和专业化水平,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目前已培训讲师370名,发展志愿者305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既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率低的关键举措。下一步,民政、妇联等部门将持续加大对一老一小群体的关爱力度,让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未成年人关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让黄昏的夕阳无限幸福美好,让清晨的朝阳焕发勃勃生机。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民政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民政局

                                                          2024820

(联系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科    马庆     0818-3091595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人大社会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