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80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9-09 11:30:14

​唐勇刚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建议》(第280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广泛开展社区养老需求评估

截至20242月,全市有低收入老人24.91万人、占老人总数的20.68%,其中低保老人22.03万人、特困老人共2.88万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市、区)民政部门牵头开展老年人行为能力评估,全市有失能部分失能老人17.03万人、占老人总数13.4%20244月起,市民政局在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四合社区、杨柳街道南欣社区深入实施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微改革项目,探索接地气、可复制、有感受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项目实施前,组织社工、志愿者团队通过入户走访、发放问卷等多种方式收集辖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根据需求科学制定微改革方案,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计划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功能变更、家庭床位建设、社区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搭建等服务。

二、不断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将民政部门纳入市、县规委会成员,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审核新建住宅小区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辖区养老需求。围绕老年人身边有照护、家边有站点、周边有服务三边服务需求,科学布局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的养老服务设施,推行老年助餐、家庭养老床位等模式,形成综合体站点家庭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成186个养老机构,33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10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站点。鼓励通过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性功能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引进福孝行、颐伦、晚霞、玄至孝知名养老服务企业打造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居家照护等养老服务项目,以机构带站点的方式推动运营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

三、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效

(一)推进医养融合。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毗邻建设,签订合作协议,健全急救急诊、预约就诊、双向转诊、定期巡诊、业务指导等合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服务衔接。2022年、2023年连续2年在全市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主要为辖区失能老年人提供三个一免费健康服务开展一次上门健康管理,提供一套上门健康服务,开通一条健康咨询热线。2023年为全市提出申请的1.6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服务。

(二)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市民政局持续增强城乡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乡镇(街道)老年教育示范点20个,以市、县两级老年大学为基点,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老年教育网络,以书画摄影、声乐学习、棋牌娱乐、太极拳等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三)发展老年助餐。2023来共争取上级资金880万元在全市范围开展老年助餐网络建设项目。综合利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闲置房屋等资源,按照“1 N”形式(即1个中央厨房,N个助餐点位,助餐点位原则上不少于3个)规划建设一批食材可溯、安全卫生、价格公道的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目前我市已投入运营老年助餐点20个,还有12个正在筹备建设中。

四、营造社区养老服务敬老环境

市政府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老年人网球中心。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加装电梯723部,增设无障碍设施1232处、坡道和扶手2513处,建设休闲活动场所、凉亭等共享空间178处,改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7个。对纳入特困供养、低保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按照每户老年人家庭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2023年改造66622024年预计改造8000余户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民政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民政局    

2024820

联系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科    温梦婷      0818-3091595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人大社会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