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佳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注“一老一小”保障筑牢“朝夕”守护网的建议》(第117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破难点一体推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一老一小”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将养老托育服务纳入了《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达州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将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和托育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和县(市、区)政务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绩效考核,将养老服务业纳入全市“五大成长型服务业”重点培育。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市政府制定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医养结合、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等系列政策,特别是2022年以来密集出台《达州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条措施》《达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文件,推出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等7项扶持措施,率先建立各县(市、区)每年2000万元养老服务发展专项资金机制;每年设立1000万托育发展专项资金,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全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以及15分钟生活圈专项规划。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创历史新高。三是探索养老托育服务新路径。将民办养老机构纳入市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全市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机构104家,培育规上企业19家。渠县36家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被央视报道。推动达州文投、达竹煤电等国有企事业单位发展养老产业,鼓励发展生态养老、智慧养老、旅居养老等新模式,加快培育巴山大峡谷、龙潭河等多个康(旅)养产业基地。鼓励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因地制宜转型医养结合机构,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毗邻建设,全市备案登记医养结合机构31家,20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新建居住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和配套安全设施。2021-2024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500万元,新建普惠性托位2500个。
二、关于“补短点优化政策,提升家庭需求‘硬支撑’”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完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出台《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达市府办发〔2024〕4号)、《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清单〉〈达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的通知》(达市府办函〔2024〕26号)等政策文件,聚焦制定服务清单、建立响应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提高供给能力和便利化等5项重点出台30条具体措施,不断满足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养老服务需求。坚持“突出重点、先行先试、渐次推进”原则,聚焦“1中心4模式”(即1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托育、医育结合托育、托幼一体、小区嵌入式4种托育服务模式),着力推动托育服务一体化发展。依托达州市妇保院、达川区妇保院、渠县妇保院等推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机构咨询、教育培训、产品研发等服务;利用社区和居民小区闲置场地,率先探索社区托育和居民嵌入式托育服务。在全市遴选21家公立幼儿园开展规范性托幼一体化建设,逐步完善普惠托 育价格指导、课程设计、标准建设等。二是完善养老育幼成本共担机制。目前我市已将西药、中成药3088种(含74种肿瘤靶向药、80余种罕见病用药),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6790种,医疗服务项目5392项,医用耗材53304 个(按单件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参保老年人和儿童因疾病治疗使用上述政策范围内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在《达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里具体设立子女护理假,保障患病老人的子女照护义务;设立就医优待服务,开设绿色就医通道,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分年龄层减免门诊挂号费和诊查费。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父母育儿假等制度,保障婴幼儿权益。在农村地区鼓励发展互助养老,依托农村养老机构或村社干部提供关爱巡访。三是持续推进申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因长护险是由国家医保局、财政部等部门指定试点开展,目前全省只有成都市纳入试点地区,我市正在积极申报。同时达州市已有商业保险公司在开发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险种,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在被保险人年老需要照护或年老生病后,由保险机构按照合同支付护理费用,70周岁以下均可参保,保险期间可选择80、90周岁或终身。
三、关于“通堵点培养人才,激活基层服务‘神经末梢’”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市职业院校开设与养老育幼服务有关的护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等专业18 个,在校学生7836人,为养老育幼产业提供人才支撑。鼓励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开设服务养老育幼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医药康养类专业,推广“3 2”学制、五年制、继续教育培养等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不同层次人才的梯度培养。二是推动职业体系建设。强化养老育幼服务就业培训和学历提升,鼓励院校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企业和单位开展合作,签订实习实训协议,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作用,依托职业院校和社会技能培训资源,对外开展养老育幼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学历提升和技能鉴定,共同培养培训养老育幼服务专业人才。2023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34万人次,其中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师等共计1.1万余人次,培训后均取得结业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3年,开展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师评价2343人。2024年市本级计划开展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师等8班次,460人。三是落实政策激励措施。每年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评选表扬优秀养老院长、优秀养老护理员,实施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待遇薪酬政策,根据等级给予每人每月100—500元不等的岗位补贴,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保障激励机制,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补贴制度,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着力培育、创建、发展家政劳务品牌建设,已形成“宕渠护工”“秦巴妹子”“巴山妹子”“益康护理”等“达字号”成熟家政服务品牌,其中“宕渠护工”成功创建为首批“川字号”劳务品牌。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一老一小”保障,继续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普惠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托育行业监管力度,提升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质效。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民政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民政局
2024年8月21日
(联系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科 马庆 0818-3091595 )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社法群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