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能泉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议》(第29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近三年,全市投入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1.9亿元,主要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和公办养老机构设施设备购置等项目。2022年市政府出台《达州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条措施》,明确建立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等制度,完善养老机构财税优惠政策和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机构有序参与养老服务。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含公办、民办)运营效果及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合格的按照每个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二是健全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对农村留守(空巢)老人,建立“巡访互助”制度,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市民政局印发《达州市农村留守老人定期巡访制度》,常态化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建立“一镇一专员、一村一专干”制度,通过定期上门巡访与电话、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农村留守老人基本生活、安全风险、赡养责任落实、关爱保护等情况,针对性提供帮扶措施,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三是开展“健康敲门行动”。由具备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65周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为提出申请的失能老年人提供“三个一”免费健康服务:即开展一次上门健康管理、提供一套上门健康服务、开通一条健康咨询热线,2023年累计为1.9万名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服务。四是开展敬老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敬老月”“老年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重要时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文体娱乐、志愿服务等爱老敬老助老活动,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养老、孝老、敬老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公共场所“七进”活动,主动关心爱护广大老年人。
二、关于“社会组织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中凸显生力军力量”建议的办理情况
在农村,依托村(社区)“两委”和基层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大力发展互助养老服务。一是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充分利用农村各类闲置房屋资源,推进农村小型互助式养老机构建设。通过新建投用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三个一批”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在中心镇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一般建制镇转型升级农村敬老院,打造一批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全市已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4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11个,为留守(空巢)等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精神关爱等照料服务,帮助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二是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有志愿服务能力和意愿的老年人通过结对帮扶,邻里互助,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为失能和残疾老年人服务等形式提供志愿服务。充分发挥老年大学(学校)、老年协会作用,培育壮大老年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已登记注册老年志愿服务队伍100余只,吸纳老年志愿者1.8万余人。2023年以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站(室)等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关爱空巢老人”等老年群体志愿服务活动,惠及老年人3.2万余人。三是引导慈善资源关爱困难老人。市慈善会持续培育“让爱抵达 f 银龄关爱计划”慈善品牌,在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到全市养老机构走访慰问,2023年发放棉衣360件、棉被200床,价值9.41万元,在“让爱抵达,银龄关爱——为困难老人过重阳活动”中,还为300名困难老人购买了生活慰问品。
三、关于“家庭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中完善基础性功能”的建议办理情况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强化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地位。一是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按照规定落实职工探望父母假等政策。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间不能自理的,其子女所在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独生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15日的护理照料时间,给予非独生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7日的护理照料时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通过集体协商或者制定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护理照料时间。护理照料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支持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自觉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和责任。二是开展敬老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敬老文明号、四川省敬老模范县(市、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等创建活动,开展“十大孝星”“十大健康百岁寿星”“最美老人”等敬老爱老活动,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三是弘扬敬老爱亲的农耕文化。印发《关于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发展的实施意见》,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精神实质,传承和谐共生、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思想理念,培育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推动村民志愿养老服务纳入“积分制”,鼓励村民互助养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良好家风,推动农耕文化所蕴含的应时守则、出入相友、父慈子孝、敬老爱亲、吃苦耐劳等精神品格重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现代版“村规民约”。
农村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在解决特困人员兜底养老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与乡村振兴战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效衔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优质普惠养老服务,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民政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民政局
2024年7月18日
(联系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科 卫柏江 0818-3091595 )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社法群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